海滨藜
Atriplex maximowicziana Makino
Atriplex maximowicziana Makino in Bot. Mag. (Tokyo) 10: 2. 1896.
多年生草本。植株高0.3—1m。茎外倾或直立,多分枝,枝互生,下部分枝近对生,略有微棱,具糠秕状粉粒。叶互生,稀近对生;叶柄长1—1.5cm;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2—3cm,宽1—2cm,基部楔形至宽楔形,沿叶柄下延,边缘通常略为3浅裂,波状或全缘,有时中部稍下具1对浅裂片,两面被糠秕状粉粒,先端急尖或圆钝,具小短尖。团伞花序腋生,并于枝的先端集成紧缩的小型穗状圆锥花序;雄花:花被5深裂;雄蕊5,无苞片;雌花:花梗长1—2mm;无花被,具2苞片,果时苞片增大,呈菱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基部合生,背面的中下部在果实成熟后木质化并膨胀,呈半圆形,边缘灰绿色,具三角形锯齿,全长约6mm。胞果扁球形,双凸,果皮薄膜质,亮黄色,与种子贴生。种子圆形,两侧扁,直立,褐色,直径1.5—2mm,胚乳白色,胚环形。花、果期:6—12月。
产地:南澳、内伶仃岛(李沛琼 2028)。生于海滩沙地,海拔约10m。
分布:广东、香港、福建和台湾。日本、太平洋岛屿(夏威夷)有归化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1卷
图 552 海滨藜 Atriplex maximowicziana
7142
图 552 海滨藜 Atriplex maximowicziana
图 552 海滨藜 Atriplex maximowicziana 1. 植株的一部分; 2. 具雌花的枝条; 3. 果时的苞片(内含胞果); 4. 种子。 (刘平绘)(绘)
图 552 海滨藜 Atriplex maximowicziana 1. 植株的一部分; 2. 具雌花的枝条; 3. 果时的苞片(内含胞果); 4. 种子。 (刘平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